偏头疼刮痧哪里最有效 快速缓解头痛的6个方法( 二 )


(1)经常刮痧,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
(2)对于本身气血虚弱的人而言,刮痧会耗气,经常刮痧会导致精神不济、浑身乏力、头晕等,让身体变得更差 。
(3)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
(4)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刮痧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
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
一、刮痧前注意事项 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响刮痧疗效,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 。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 。尽量少暴露皮肤 。
2.选择舒适的刮痧体位,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晕刮 。
3.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刮拭前须仔细检查刮痧工具,以免刮伤皮肤 。
4.施术者的双手也应消毒 。
5.刮拭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刮痧的一般常识,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晕刮 。
6.勿在病人过饥、过饱及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刮痧治疗 。
二、刮痧中注意事项 1.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匀,以能耐受为度,达到出痧为止 。
2.婴幼儿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轻 。
3.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 。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虚证、寒证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服用激素类药物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满的人不易出痧;阴经较阳经不易出痧;室温低时不易出痧 。
4.刮拭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感受 。如遇到晕刮,如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神志昏迷时应立即停止刮痧 。抚慰患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 。如仍不缓解,可用刮痧板角部点按水沟穴,力量宜轻,避免重力点按后出现水肿 。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 。患者病情好转后,继续刮内关穴、足三里穴 。
三、刮痧后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体内部分的津液,故刮痧后饮温水一杯,休息片刻 。
2.刮痧治疗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 。
3.对于某些病情复杂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疗,更应配合其他疗法,诸如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头疼按摩哪里最有效
1.定穴取穴 定穴
太阳、印堂、阳白、头维、上星、神庭、百会、率谷、风池、头临泣、脑空、风府等穴 。
取穴方法:
太阳: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印堂:在两眉头连接的中点;
阳白: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头维: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上星: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率谷: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风池:在项部,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
头临泣: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脑空:脑空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