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禅修的本质是什么?

大多数人不清楚冥想的本质、不知道禅修的本质,通常会认为,能够双盘几个小时,或者在定更长时间,就是很厉害、了不起的 。 确实,这冥想、禅修很重要的一种状态,但是并非本质与全部 。 真正的冥想,真正的修行,发生在心遇到感官对象时,感官接触的地方才是修行的所在,凡是让心波动的都是需要精进的 。
冥想、禅修的本质是什么?
【冥想、禅修的本质是什么?】当你背负行囊,走出门,乘车去远方 。 上车时,司机对你说,你带的东西太多了,要加收一个人的车费,3元钱 。 并未有明文规定,司机随心地「加收费用」,而且还非常不懈地说,「坐不坐嘛?」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是情绪激动、跟他争辩、拒绝支付,还是心平气和、大方施舍、助长贪婪,亦或者拍照或拍视频、向相关部门投诉?
冥想、禅修的本质是什么?
生活在尘世中,每天都面临着不确定,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生意同事、人情往来,方方面面都可遇到 。 如果顺意则开心,不称心就嗔恨、难过,心随着境遇波动,失去平静,失去理智,变得情绪化,甚至语无伦次、行为粗俗,那么这一定不符合我们对于一个行者的「定义」和认知,对吗?因此,你是否认同,冥想的境界、禅修的功夫,与静坐上几小时或者更长时间没有直接关系 。 一个可以静坐很长时间的行者,面对那些不能称心如意的事,瞬间失去了平静与智慧,没有对于心念的觉知,任由情绪、感受成为主人,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失去了摄受与控制力,与凡夫亦或疯子有何区别呢?
冥想、禅修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习练静坐冥想、禅修,主要是自净其意,然后,让智识有所提升和完善 。 对于前面的案例,无论当时怎么样的行为都不再重要,因为,那是那时、那种境遇、那种智识状态的自己,唯一会发生的 。 但是,之后,你可以去观照,从自己、从司机、从其他乘客、从规章制度、从社会风气、从道德素养、从人性心境等诸多方面去观照,直到慢慢发现那些让你平静下来的「角度」、那些让自己的心可以容纳的面向,然后,你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 。 你会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照到的是不同的投射,很多时候都固执从这个角度去认知和行为,什么都以「我」为前提,心很小,甚至钻进自我认知的「死胡同」,画地为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