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供需失衡会导致什么后果


香樟供需失衡会导致什么后果

文章插图

香樟胸径8至10厘米(下称小香樟)的较胸径18至25厘米(下称大香樟)的成活率偏低 。 而根据树木生长特性 , 一般树种都具有轻龄苗较老龄苗易成活的特征 。 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 , 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抗逆性差7至8月南方地区高温干旱 。 就苏州而言 , 平均气温在2 9℃至30℃ , 日最低气温25℃至27℃ , 日最高气温36℃至37℃ 。 同时 , 7至8月也是少雨季节 , 连续10天、20天 , 甚至更长时间不下雨 。 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规律 , 当遇到不利环境时 , 它会自然地表现出抗逆特征以度过逆境 。
新植苗木因叶片几乎完全修剪 , 所以体内水分主要通过植株枝杆表面散发 。 大香樟枝条高度木质化 , 在高温干旱季节 , 能有效防止日灼 , 保持水分 。 小香樟枝嫩皮薄 , 为避免日灼 , 降低表面温度 , 植株要不断地进行水分蒸发 , 以保证正常的代谢活动 。
新植的香樟 , 泥球大小几乎都是胸径的8至10倍 。 即所植苗木只有离树干很小范围内的根系被保留在泥球中 , 而更多的根须则被切断 , 有效的吸收根很少 。 但种植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 苗木只能依靠泥球中的根系吸收水分 , 维持代谢活动 。 由于新植香樟根系严重受损 , 吸水量只能勉强维持树体正常代谢活动的需要 。 小香樟在强烈日光照射下 , 因无良好的保护组织 , 快速蒸发 , 过度失水 , 以致失去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平衡 。
【香樟供需失衡会导致什么后果】补救措施不易见效高温干旱季节 , 新植香樟叶片极易发黑枯萎 , 及时松土、挖辐射状沟 , 或浇灌活力素、生根剂等可挽救苗木 。 但通过反复实践 , 当出现枯萎现象时 , 对大香樟及时采取上述措施 , 可使其恢复过来 。 而小香樟则不同 , 出现枯叶现象后 , 不管采取何种措施 , 其叶片、细小枝条以及整株苗木会在5至7天的时间内发黑、发干 , 最终死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