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胖头鱼,查干湖胖头鱼怎么样?

查干湖胖头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查干湖胖头鱼 ,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内的查干湖一带特产鱼类 。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 , 其品质优异 。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 被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查干湖胖头鱼味道鲜美纯正 , 肉质细嫩 , 个大体肥 , 肥而不腻 。胖头鱼的肉体中特别.是鱼头中含有丰富的DNA高不饱和脂肪酸 。常食胖头鱼(特别是鱼头) , 可健脑益智 , 增强记忆力 。孕妇常食胖头鱼可促进胎儿大脑发育;老年人常食胖头鱼可降低血脂、减少痴呆病状的发生 。查干湖的胖头鱼是在纯天然的状态下生长 , 不投任何饵料 , 不施化肥料和农药 。
生长习性
胖头鱼 , 学名鳙鱼 , 又名花鲢 。因为头大 , 民间故称为胖头 。它生活在水的上层 , 性情比较温和 , 主要食水中的浮游动物 , 也食浮游植物 , 适宜于大型湖泊、水库放养 。.
产品认证
查干湖胖头鱼于2001年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后 , 2002年11月 , 又取得了绿色食品A-产品认证;2003年4月 , 查干湖渔场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国家A-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 成为中国国内淡水渔业行业通过此项认定的少数几个企业之一;2003年7月10日 , 查干湖鱼取得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简称COFCC)“有机食品”认证(认证标志编号为COFCC-R-0307-0015) 。查干湖渔场成为松原乃至吉林省水产行业首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 。2006年获“中国名牌农产品” , 成为全中国获此殊荣的仅有的两个渔业产品之一 。.
生产情况
2007年 , 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年产鲜鱼5000吨 , 包括胖头鱼、名优野生鱼和深加工鱼在内的三大系列商品鱼已有22个品种 , 除鲤、鲫、鲢、鳙、草等常规品种外 , 还有鲶鱼、麻连鱼、鳌花、武昌鱼、大白鱼等名优品种 , 其中 , 全区胖头鱼年产量达3000吨 。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组织下 , 分别与日本海外商品检查有限公司(简称OMIC)和瑞士通用公证行(简称SGS集团)签署认证业务合作协议 。SGS集团是全球最大、最有影响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之一 , 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 在检验、测试和认证领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 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查干湖鱼取得中绿华夏有机认证后 , 与世界有机食品市场正式接轨 。
养殖历史
查干湖位于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东部、松原市西北部 , 水域面积65万亩 ,  .可养鱼水面45万亩 , 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 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 。湖四周环境优美 , 碧水茫茫 , 芦苇无际 , 鱼跃鸟飞 , 水草繁茂 , 景色秀丽 , 风光迷人 。宽广的水域面积和良好的水质 , 必然有丰富的水产资源 , 这里除盛产“四大家鱼”和鲤、鲫等经济鱼类外 , 还出产红鳍鱼白、黄颡鱼、鲶等名特品种 。查干湖渔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 , 当时以小型鱼类的增殖为主 , 主要鱼类品种为红鳍鱼白和鲫鱼 。到了20世纪70年代 , 由于主要水源霍林河、洮儿河水位下降 , 补水不足 , 查干湖一度变成了盐碱湖 , 鱼类基本绝迹 。1984年 , 前郭县修建“引松入查”工程 , 使查干湖水位稳定在海拔130米 , 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 , 而且使鱼类也得到了繁衍生息 , 为发展渔业提供了水源保证 。每年可生产小型经济鱼类几百吨 。1992年起 , 有关部门开始实施开发查干湖渔业工程项目 , 当年投入鱼种65万公斤 , 经过两年封湖 , 1994年捕捞商品鱼1200吨、1997年生产商品鱼3000吨 。此后 , 查干湖渔业保持了快速发展 , 到2007年 , 每年商品鱼生产量在6000吨左右 , 年渔业产值超过3000万元 。查干湖位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内 , 湖水洁净、无污染 , 天然饵料丰富 , 出产的鱼类肉质细嫩、口感良好 , 深受消费者喜爱 。2006年12月28日 , 在前郭县举行了以“游查干湖冰雪世界 , 赏查干湖冬捕奇观”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吉林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 , 当天 , 查干湖冬捕以单网捕鱼10.45万公斤的重量成功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 。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查干湖胖头鱼,查干湖胖头鱼怎么样?】2010年 , 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 , 决定对查干湖胖头鱼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局公告2010年第28号) 。
保护范围
查干湖胖头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内的查干湖、新庙泡、库里泡和余热鱼苗繁殖场 , 地理坐标东经124°03′28″至124°30′59″ , 北纬45°5′42″至45°25′5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