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应当有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好在适度


人生应当有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好在适度
人生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 是说人生应当有度 , 误在失度 , 坏在过度 , 好在适度 。
这个适度 , 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讲的‘刚刚好’ 。 一味保持中庸 , 其实也是一种失度 , 许多时候 , 该偏的时候要偏 , 才不会导致失误 。
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 , 总会面临三种状态 , 其一为松 , 其二为紧张 , 其三为不松不紧 。
这三种状态 , 因其存在 , 则各有道理 , 只是要看针对谁 , 以及什么事 , 什么时间来选择 。 唯有如此 , 才能做到真正的适度 , 也唯有适度 , 才能减少是非 , 把握机会 , 迈向梦想 。
但要达到事事都能适度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这需要足够的智慧 , 也需要足够的生存经验 , 以及社会阅历 。 也唯有具足这些 , 才能在每一次选择 , 都能做出恰到好处的决定 。
要不断的去培养与提升自己‘适度’的能力 。
工作中如此 , 家庭中如此 , 与我们有关的所有事情 , 皆是如此 。 不论发生什么 , 首先反问自己 , 目前的选择 , 是否符合‘适度’的标准 , 是否刚烈 , 是否又过于柔软 。
我在曾经与大家分享过 , 一个人的成功 , 要一切都‘刚刚好’才可以实现 。
刚刚好遇到了一个可行且有潜力的项目 , 刚刚好自己就正好懂这个项目 , 刚刚好有一帮人来帮助自己完成这个项目等等 , 一切都是刚刚好 。
但这种刚刚好 , 又并非是刻意为之 ,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 , 乃天意所为 。
我们可以去观察身边任何一个“成功”之人 , 他们在未成功之前的所有经历 , 都是刚刚好 。
曾国藩说 , 人要成功 , 人谋居半 , 天意居半 。
人谋在于自己 , 而天意则无法掌控 。
故不论是做什么选择 , 都要明白这个道理 , 尽人事 , 听天命 。 这不是消极之说 , 而是非常积极阳光之说 , 也唯有具足这样的人生态度 , 才能不骄不躁的前进 , 才能在低谷中找到攀爬的绳索 。
很多时候 , 太在意结果 , 并非是好事 , 但不在意结果 , 也不是好事 , 人要懂得 , 该放下就要放下 , 因为有太多的事情 , 是我们拿不起的 。
在自己平庸的时候 , 天意未能偏爱 , 最需要去做以及唯一能做的 , 就是不断完善自己 , 这也是我多年的经验 。
完善自己 , 改变自己 , 并非一句话 , 而是真正落实到日常之中 , 曾国藩在这方面是非常有心得的 , 我们可以效仿学习 。
为了能及时发现和改正缺点毛病而不自欺 , 曾国藩采取了两个办法:
第一:让亲人好友时时督促 , 请他们及时指出自己的过错 。
第二:记日记 , 对自己每天的言行进行总结和反省 。
这两点 , 其实都是为了反省自己 , 我现在每天也都会在睡觉前反思自己当天所为 , 很多时候因为白天一句话说的不对 , 而感到懊恼 , 但过几天忘记了 , 又会犯 , 不过只要坚持反省自己 , 就能慢慢改变 。
但如果不去反省 , 就永远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 这样也就无从谈起什么改变了 。
在处理夫妻关系的时候 , 也要如此 , 许多时候 , 妻子的无礼 , 与丈夫的态度分不开关系 , 丈夫的软弱也与妻子的性情分不开关系 。
我观察了许许多多的夫妻 , 发现夫妻本就是一个整体 , 另一半的任何过错 , 都与对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如果都能懂得反省自己的过错 , 那么 , 天下就没有不能处理的夫妻矛盾 。
工作中也是如此 , 做事之前先做人 , 不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哪里 , 都是如此 。 往往 , 会做人的永远都比会做事的易被重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