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种杜仲的采收和贮藏技术


杜仲全身都是宝 , 其叶、皮及种子既是药品、天然保健品 , 又是提取杜仲胶的原料 。 杜仲的采收和贮藏直接影响其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 。

【杜仲】种杜仲的采收和贮藏技术

文章插图

一、叶的采收与贮藏
【【杜仲】种杜仲的采收和贮藏技术】1、采叶树的选择 。 ⑴选择无病虫害和没有喷洒过农药的树木 , 以防树叶上的病菌、虫斑、农药残留毒对人体产生毒害;⑵采绿叶 , 忌采发黄的叶 , 因绿叶有效成分含量高 , 发黄叶含量少;⑶采用于提取杜仲胶的杜仲叶 , 不腐烂变质即可 。
2、药用采叶时间 。 一般采叶时间可在7-10月 , 而8月是采叶的最佳时期 。 采用于提取杜仲胶的杜仲叶时 , 从不影响树木生长的角度出发 , 以11月的落叶最好 。
3、采叶后的处理 。 为防止腐烂 , 杜仲叶采收后要先摊放在室内 , 并及时进行杀青处理 。 常见杀青方法是以普通铁锅作为炒锅 , 翻炒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柔软、手握叶不粘手、失重30%左右即可;也可以用杀青锅杀青 , 在200℃左右的温度下杀青处理5分钟 。 专门制胶用的杜仲叶不作杀青处理 , 但杀青处理后的杜仲叶仍可提取杜仲胶 。
4、贮藏 。 杀青处理后的杜仲叶要及时烘烤或晾干 , 去杂质装袋 。 制胶用的杜仲叶也要晾干装袋 , 存放于干燥、通风的仓库里 , 注意防潮、防晒、防虫、防鼠害 。
二、皮的采收和贮藏
1、采收时间 。 一般在春、夏之间 , 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一 , 具体时间有差异 。 应以树液流畅、韧皮部与木质部最易分离时剥皮最适宜 。
2、采收方法 。 选胸径在12厘米以上的健壮植株 , 先用利刀在树干基部环割 , 以此为起点 , 在其上每隔40-80厘米环割1刀 , 于两环间笔直纵向割1刀 , 割后用竹片从纵切口处轻轻拨动 , 使树皮与木质部分离 , 边撬边剥 , 即可将整张树皮剥下;胸径在12厘米以下的幼树 , 严禁剥皮 。
3、采收后的处理 。 皮剥下后用开水浇烫 , 然后展开 , 放置于通风、避雨处的稻草或麦草垫上 , 使杜仲皮紧密地重叠其上 , 再用木板加石块压平 , 四周用草袋或麻袋盖压 。 7天后检查 , 如内皮呈黑褐色或紫褐色 , 即可取出晒干、压平 , 晒干的杜仲皮要用刨刀刨去外皮 , 刨时要注意刨平 , 最后用棕刷将泥灰刷净 。
4、分等包装 。 杜仲皮的大小、厚薄、质量不一 , 打包时要分等包装 。 国家中药材收购的现行标准是以宽度和厚度为确定等级的主要指标 , 长度为次要指标 。 杜仲皮分为4等:⑴特等:干货平板状 , 两端切齐 , 去净粗皮 , 表面灰褐色 , 里面黑褐色 , 质脆 , 断处有胶丝相连 。 味微苦 , 长70-80厘米、宽50厘米以上 , 厚0.7厘米以上 , 碎块不超过10% , 无卷形、杂质、霉变;⑵一等:干货平板状 , 两端切齐 , 去净粗皮 , 表面灰褐色 , 里面黑褐色 , 质脆 , 断处有胶丝相连 。 味微苦 , 长40厘米以上 , 宽40厘米以上 , 厚0.5厘米以上 , 碎块不超过10% , 无卷形、杂质、霉变;⑶二等:干货平板状或卷曲状 , 表面灰褐色 , 里面青褐色 , 质脆 , 断处有胶丝相连 。 味微苦 , 长40厘米以上、宽30厘米以上 , 厚0.3厘米以上 , 碎块不超过10% , 无杂质、霉变;⑷三等:不符合特、一、二等标准 , 厚度最薄不得小于0.2厘米 , 包括枝皮、根皮、碎块均属此等 , 但也应无杂质、霉变 。
5、贮藏 。 将已分好等级的杜仲皮分类装好 , 排列整齐 , 打捆成件 , 每件50公斤 , 贮存于干燥的地方即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