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莴笋是一种有味道的蔬菜 , 每一种味道独特的蔬菜都一定有它忠实的喜爱者也有发自内心的厌恶者 , 但是根据当前市场上的反响来看 , 莴笋的喜爱者应当是占极大多数的 。 因此莴笋的种植也是十分有利的 。

【科学】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 , 适应性强 , 抽薹迟的品种 , 如“耐寒白叶实”、“耐寒二白皮”、“若蔓叶”等 。 夏、秋莴笋 , 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 , 如“耐寒白叶实”、“耐热大花叶”等 。
2、播期时间:春莴笋 , 12月至3月大棚育苗 , 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 。 夏莴笋 , 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 , 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 , 直播或高密度栽植 。 秋莴笋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 , 育苗移栽 。 越冬莴笋 , 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 。
3、整地施肥:应选择土壤疏松 , 排水良好 , 有机质丰富 , 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 , 深耕晒地 , 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3吨 , 晒垡7~10天后精细整地 , 以1.8~1.9米开墒 , 正季栽培采用平墒 , 反季栽培采用高墒 。
【科学】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4、播种育苗:应适时播种 , 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苗地上(播种前应用新高脂膜拌种) , 随即用齿耙轻耙表土 , 使种子播入土 , 并在地表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 , 防治土壤结板 , 提高种子发芽率 。
5、苗期管理:苗床地要经常浇水 , 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 。 齐苗后应及时的间苗 , 应及时防治幼苗不可过密引起的幼苗徒长 。 并适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护幼苗保防止病菌侵染 , 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 , 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
6、移栽定植:应选用表土肥沃 , 保水力强的地块移栽 , 定植前施足底肥、浇透底水 , 合理密植 , 密度以20―26厘米见方为宜 , 定植后浇定根水 , 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隔绝病虫害 , 缩短缓苗期 , 使幼苗健康成长 。 5、田间管理 , 移栽成活后应及时浇水追肥 , 中耕除草 , 防治病虫害 , 同时应在莴笋团棵期、茎部开始膨大时各追施速效氮肥 , 微量钾肥 , 并配合喷施壮茎灵可使莴笋杆茎粗壮、植株茂盛 , 天然品味浓 , 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 。 为农药化肥增效降低残毒 。
【科学】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莴笋的生长特性
1、莴笋是半耐寒的蔬菜 , 喜冷凉 , 稍耐霜冻 , 怕高温 , 炎热季节生长不良 。
【【科学】莴笋科学种植技术】2、莴笋是长日照作物 , 光照充足;对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敏感 , 适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种植 。
3、莴笋的根系浅 , 吸收能力弱 , 对氧气要求较高 , 种植莴笋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为佳 。
【科学】莴笋科学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莴笋的生长周期
莴笋整个生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肉质茎形成期和开花结实期 。 莴笋的生长周期大概为80-100天 ,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周期:
1、发芽期:播种至真叶显露 , 需8-10天 。
2、幼苗期:真叶显露至第一叶序5或8枚叶片一部展开 。 直播需17-27天;育苗需30多天
3、莲座期:“团棵”至第三叶序全部展开 , 心叶与外叶齐平 , 需20-30天
4、肉质茎形成期:茎迅速膨大 , 叶面积迅速扩大 , 需30天左右 。 豌豆夹 , 播种30天后可采摘豆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