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1、要时刻回想自己的童年 , 自己不要摆高姿态 , 不管是你们还是像我们这样刚出校门的人群 , 都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 , 我们自己要回想一下 , 我们当初犯过的错误 , 在孩子身上发生 , 那我们只能去教导他 , 因为我们是有亲身经历的 , 将起来会比较有说服力 。
不用去请什么教授专家咨询 , 因为他们的理论也都是通过对部分儿童和家长的沟通得来的 , 只不过使用系统的语言表述出来了 。 可是我们说那种生涩的语言 , 孩子能够听明白吗?

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文章插图

2、就是要让孩子把心里的言语表达出来 , 话一说开 , 心里面的堵塞或者想不明白的地方就疏通了 。
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文章插图

3、对家长而言 , 总是以工作忙负担重为理由 , 拒绝进入孩子的世界 , 或者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满身铜臭教育孩子 , 那么小孩子肯定会“近朱者赤 , 进磨者黑“了 。
同时还会娇气孩子 , 打不得骂不得 。 绝对错误 , 正确的说服方法再加上严厉适当的处罚措施 , 是对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保证 。
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文章插图

 
儿童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 它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 。 青春期到来以前的未成年人被称为儿童或少年 , 他们在思想、性格、智力、体魄等方面的可塑儿童教育性很强 。 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 。
【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 。 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
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现 , 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 , 对提高教学质量 , 实现教育目的 , 完成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
启发式教育方法观出现在奴隶社会 , 在中国集中体现在孔子的教育方法中 , 在西方以苏格拉底为主要代表 。 在中国 , 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 则不复也” 。
后来朱熹将孔子的“愤悱”原理解释为“愤者 ,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 启 , 谓开其意;发 , 谓达其辞 。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 即学生想弄明白某个道理或有些兴趣 , 但是却弄不明白;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 是指学生想说 , 但却说不出来、说不清的情况 。
启发式教育方法观的主要方式是:
(1)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要鼓励孩子发问 , 并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 。 一旦他们的好奇心受到你的重视和鼓励 , 就会更大胆更高兴地去探索并提出问题 。 当孩子说出某个与众不同的想法时 , 父母要及时给予赞许:“这想法真不错 , 连父母也想不出来!”切记不要嘲笑孩子 , 否则 , 他们以后不会再开口发问了 。
(2)鼓励孩子大胆思考
孩子开始思考问题时是大胆的、无拘无束的 , 当然也会出现错误 , 许多家长都习惯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这是应该的 , 但也要注意 , 如果纠正过多 , 管教过严 , 就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 。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孩子大胆思考 , 如果是新奇的 , 即使错了也要鼓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