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黄芩有什么区别


黄芪和黄芩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药性的区别
黄芪属于补气养元的药材 , 性微温 , 味甘 , 归脾肺经 , 具有益卫固表止汗 , 利尿脱疮生肌的功效 。
黄芩属于清热败火的药材 , 性味苦寒 , 入心 , 肺 , 胆 , 脾大肠经 , 具有泻火解毒 , 清热燥湿 , 止血安胎功效 。
组成成分的区别
黄芪主要含有苷类 , 多糖 , 黄酮 , 氨基酸 , 微量元素 , 香豆素 , 微量叶酸 , 甜菜碱 , 单间 , 二甲基二氢异黄酮等 。
黄芩主要含黄芩素 , 黄芩甙 , 汉黄芩素 , 汉黄芩甙 , β-谷甾醇 , 黄芩新素 , 苯甲酸等成分 , 茎叶中含黄芩素甙 。
功效作用的区别
黄芪的功效作用【黄芪和黄芩有什么区别】 1.补脾益气 , 生血摄血 , 善治脾气不足 , 脾虚引起的中气不足问题 , 对脾气虚弱引起的精神疲倦 , 全身乏力 , 食少便溏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补气的同时还能生血摄血 , 适宜于血虚症或有慢性出血的患者 。
2.黄芪入脾 , 胃 , 肺经 , 补益肺气的功效显著 , 可治疗自汗 , 反复感冒 , 气短乏力 , 懒言 , 咳喘 , 胸闷等症 。
3.黄芪还有促进肌肤排毒 , 创面愈合的作用 , 加上有很强的补气效果 , 能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 , 对因风湿 , 中风后遗症引起的肢体麻木 , 半身不遂有益处 。
黄芩的功效作用 黄芩清热燥湿 , 泻火解毒 , 作用偏于上焦及大肠 , 善清肺与大肠之火 , 有还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又善治温病热入气营血分证 , 肺热咳喘 , 湿温 , 暑湿 , 湿热中阻 , 湿热淋痛及痔瘘便血;还能安胎 , 治胎热 , 胎动不安 。
应用人群的区别
黄芪 黄芪适宜于脾气虚弱 , 表虚自汗 , 面色萎黄或苍白 , 倦怠乏力 , 纳少便溏人群;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 , 子宫脱垂内脏下垂患者 , 神经麻痹 , 半身不遂 ,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食用 。
黄芩 黄芩适宜于湿热症人群 , 外感热病导致高热烦渴 , 尿赤便秘 , 苔黄脉数患者 , 痈肿疮毒患者 , 血热出血患者以及胎动不安的孕妇食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