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理现象 。指的是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那么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文章插图
1、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
2、在实验中,我们常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 。因为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为了更清晰的看到“镜”中的像,我们要求玻璃前的物体要尽可能的亮,而环境要尽可能的暗 。而玻璃后的物体也要尽可能的亮,环境要尽可能的暗 。所以平面镜成像实验适合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
3、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但不能改变光束性质,即入射光分别是平行光束、发散光束等光束时,反射后仍分别是平行光束、发散光束 。
4、由物体任意发射的两条光线,由平面镜反射,射入眼睛 。人眼则顺着这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到了两条线的交点,即我们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但是平面镜后面是没有物体的,所以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像点,因此称作虚像);像距与物距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实际上是前后相反,但是教科书上是左右相反) 。
以上的就是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的内容介绍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