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 龙胆的形态特征
  • 龙胆的功效与作用
  • 龙胆的用法用量
  • 龙胆的食用禁忌
  • 龙胆有毒吗
  • 龙胆的附方
龙胆又叫陵游、草龙胆、龙胆草、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在我国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陕西等省市均有大量的分布 。相传很久之前还有关于龙胆的一个传说,讲的是一个放牛童由善良变得贪心的事情 。实际上龙胆也是一种在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方面效果很好的中药材,具体作用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龙胆的功效与作用
龙胆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 。根茎平卧或直立,短缩或长达5厘米,具多数粗壮、略肉质的须根 。
花枝单生,直立,黄绿色或紫红色,中空,近圆形,具条棱,棱上具乳突,稀光滑 。枝下部叶膜质,淡紫红色,鳞片形,长4-6毫米,先端分离,中部以下连合成筒状抱茎;中、上部叶近革质,无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7厘米,宽2-3厘米,有时宽仅约0.4厘米,愈向茎上部叶愈小,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微外卷,粗糙,上面密生极细乳突,下面光滑,叶脉3-5条,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突起,粗糙 。花多数,簇生枝顶和叶腋;无花梗;每朵花下具2个苞片,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与花萼近等长,长2-2.5厘米;花萼筒倒锥状筒形或宽筒形,长10-12毫米,裂片常外反或开展,不整齐,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8-10毫米,先端急尖,边缘粗糙,中脉在背面突起,弯缺截形;花冠蓝紫色,有时具多数黄绿色斑点,筒状钟形,长4-5厘米,裂片卵形或卵圆形,长7-9毫米,先端有尾尖,全缘,褶偏斜,狭三角形,长3-4毫米,先端急尖或2浅裂;雄蕊着生冠筒中部,整齐,花丝钻形,长9-12毫米,花药狭矩圆形,长3.5-4.5毫米;子房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2-1.4厘米,两端渐狭或基部钝,柄粗,长0.9-1.1厘米,花柱短连柱头长3-4毫米,柱头2裂,裂片矩圆形 。
蒴果内藏,宽椭圆形,长2-2.5厘米,两端钝,柄长至1.5厘米;种子褐色,有光泽,线形或纺锤形,长1.8-2.5毫米,表面具增粗的网纹,两端具宽翅 。花果期5-11月
龙胆的功效与作用
龙胆的功效与作用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 。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湿痒 。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
①《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
②《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
③《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
④《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
⑤《本草图径》:"古方治疸多用之 。"
龙胆的功效与作用
龙胆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捣敷 。

龙胆的食用禁忌
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 。
①《雷公炮炙论》:"勿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 。"
②《本草经集注》:"贯众为之使 。恶地黄、防葵 。"
③《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使 。"

龙胆有毒吗
【龙胆的功效与作用】无毒 。

龙胆的附方
①治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 。(《伤寒蕴要》)
②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 。(《局方》龙胆泻肝汤)
③治雀盲夜不见物:龙胆草一两,黄连一两 。二味为细末,食后用热羊肝蘸药末服 。(《履巉岩本草》)

④治暑行目涩:生龙胆(捣汁)一合,黄连(浸汁)一匙,和点之 。(《世医得效方》)
⑤治眼中漏脓:龙胆草,当归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温水下 。(《飞鸿集》)
⑥治谷疸,食毕头旋,心佛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牛胆丸如捂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 。(《补缺肘后方》)

在中药配方当中讲的是对症以及适量 。尤其是对于一些药用功效较大的来说,更是需要格外的注意,因此如果是对中药配方了解不多的伙伴则建议在咨询专业医生的情况下再进行使用,则是安全可靠的 。还有,龙胆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像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的人群则是不能吃的 。希望小编上文中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