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 龙吐珠是什么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 龙吐珠附方
性平;味淡;归肝 , 脾经 。功效清热 , 凉血 , 消肿 , 解毒 。治热病 , 惊痫 , 咳嗽 , 吐血 , 咽喉肿痛 , 痢疾 , 痈肿 , 疔疮 , 蛇虫咬伤 , 汤火伤 。
龙吐珠又名珍珠宝莲 , 为马鞭草科之常绿半蔓性灌木 。原产非洲热带地区 , 现我国南方各地庭院广为栽培 。
春夏开花 , 花甚美丽 , 萼白色较大 , 花冠上部深红色 , 花开时红色的花冠从白色的萼片中伸出 , 宛如龙吐珠 , 故名 , 异常美丽 。
龙吐珠花色对比鲜明 , 花形奇特如龙吐珠 , 为盆栽花卉的上品 。也可作花架、台阁上的垂吊盆花布置 。花瓣脱落后 , 其白色的萼片会留在植株上较长的时间 , 仍有观赏价值 。此外龙吐珠的全株还可入药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别录》:主胸腹大热不止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陶弘景:疗伤寒太热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食疗本草》:主胸胃热气;主孩子口噤 , 以汁灌口中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日华子本草》:通月经 , 熁疮肿 , 敷蛇虫咬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纲目》:敷汤火伤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 , 消肿止痛 , 去瘀生新 , 浸酒壮筋骨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捣敷红线疔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四川中药志》:凉血 , 通经 。治惊痫寒热 , 疗咽喉肿痛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闽东本草》:化痰止咳 , 祛风 , 活血 。治伤风感冒 , 咳嗽 , 哮喘 , 风火牙痛 , 口舌生疮 。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
龙吐珠附方
治产后下血腹痛:鲜九龙吐珠二两 , 放锅内喷酒炒制 , 再喷再炒至微焦为度 , 合食米一把煎汤服 。
治蛇虫咬伤:干九龙吐珠四两 , 浸酒二十两(二星期可用) 。凡用取药抹伤口 , 并将此酒内服一小杯 。
治天行热盛 , 口中生疮:蛇莓自然汁 , 捣绞一斗 , 煎取五升 , 稍稍饮之 。(《伤寒类要》)
治伤暑 , 感冒:干蛇莓五至八钱 , 酌加水煎 , 日服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
治吐血咯血:鲜蛇莓草二、三两 , 捣烂绞汁一杯 , 冰糖少许炖服 。(《闽东本草》)
治咽喉肿痛:鲜蛇莓草炖汤内服及漱口 。(《闽东本草》)
治小儿口疮:蛇泡草(研末)、枯矾末 , 混合 , 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 , 再撒上药粉 。(《贵阳民间药草》)
治疟疾 , 黄疸:鲜蛇莓叶捣烂 , 用蚕豆大一团敷桡骨动脉处 , 布条包扎 。(《江西民间草药》)
治痢疾:鲜蛇莓全草一两 , 水煎服 。(江西《草药手册》)
治蛇头疔 , 乳痈 , 背疮 , 疔疮:鲜蛇莓草 , 捣烂 , 加蜜敷患处 。初起未化脓者 , 加蒲公英一两 , 共杵烂 , 绞汁一杯 , 调黄酒二两炖撮 , 渣敷患处 。(《闽东本草》)
治蛇窜丹:蛇泡草适量 , 雄黄五分 , 大蒜一个 。共捣烂 , 布包 , 外搽 。(《贵阳民间药草》)
治脓疱疮:蛇泡草炖肉吃 , 并捣烂外敷 。(《贵阳民间药草》)
【龙吐珠的功效与作用】治跌打损伤:鲜蛇莓捣烂 , 甜酒少许 , 共炒热外敷 。(《江西草药》)
治小面积烧伤:鲜蛇莓捣烂外敷 。如创面有脓 , 加鲜犁头草;无脓 , 加冰片少许 。(《江西草药》)
治癌肿、疔疮:蛇莓三钱至一两 , 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治瘰疬:鲜蛇莓草一至二两 , 洗净 , 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