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王毛有何隐喻


我不是王毛有何隐喻

文章插图
《我不是王毛》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中视国文(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喜剧电影,由赵小溪执导,李海江担任编剧,王大治、郭金杰、葛晓、苏丽、罗京民、徐箭、林永健等主演 。
《我不是王毛》有何隐喻
《我不是王毛》没有隐喻 。《我不是王毛》更为简单和纯粹,没有任何主义的色彩,更没有暗讽和隐喻,只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为了完成娶媳妇的梦想,被逼无奈代人从军的荒诞人生 。《我不是王毛》全片没有歌颂和传奇,只是将大时代背景战争中的人性抽丝剥茧,一把把撕掉了那些英雄电影身上光鲜的肩章,还原到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中 。
影片解析
影片采用三重线索结构,第一条线索是狗剩为了挣钱盖瓦房娶杏儿而多次应征参军,前两次都当了逃兵,而在新四军的队伍里他成长了,与战友一起对抗敌人 。第二条线索是围绕狗剩与杏儿的感情问题展开的,两人都对对方有情义,经过一系列困难以后终于能在一起,杏儿却在结婚前被日本人残害 。第三条线索是杨三也想娶杏儿,并且不断给狗剩和杏儿家制造麻烦,但最终为了保护杏儿被日本人杀死 。三条线索交织并进,互相推动情节发展 。
影片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小人物在战争下的悲惨命运以及人物性格的现实性 。狗剩为了挣钱娶杏儿,也为了报养育之恩代替王毛参军,在他心里可能并没有什么家国大义,他只想挣钱,但是他却明白不能把枪对准打日本人的同胞,在受到指导员的启发后他没有再当逃兵,而是坚定地与敌人对抗,展现了小人物心里的爱国情怀,“有国才有家” 。杨三一直充当着“坏人”角色,他不断地威逼利诱杏儿的爹,设计狗剩去新四军当兵,又成为日本人的走狗,可是最后在日本人要杀死杏儿的时候他却挺身而出,体现了他性格的两面性 。
【我不是王毛有何隐喻】杏儿的爹在影片中一直扮演着一个贪婪自私的形象,但在王毛被日本人杀死之后他拿起了镰刀想要拼命,这又展现了他的父爱 。影片对人物的塑造十分到位,生动地表现了他们性格的多样性和在社会生活中现实性 。他们的心里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想好好地娶妻生子种地,安生地生活,可是战争却打乱了他们的生活 。有家才有国,反过来讲,是为了心中想要守护的东西去卫国,这可能就是普通小人物的内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