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易位遗传规律

罗氏易位还能生出健康宝宝吗?罗氏易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染色体易位,有一类被称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 短臂很短,由不含有编码序列的随体和随体柄组成 。
如果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都在长短臂之间发生断裂,它们的短臂和短臂相互结合 , 长臂和长臂相互结合,这种易位就被称为罗氏易位 。
【罗氏易位遗传规律】 什么是罗氏易位?
罗氏易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染色体易位 。在人类染色体中,有一类被称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3,14,15,21,22),这些染色体有一个共同特征:短臂很短,由不含有编码序列的随体和随体柄组成 。如果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都在长短臂之间发生断裂 , 它们的短臂和短臂相互结合,长臂和长臂相互结合,这种易位就被称为罗氏易位 。


罗氏易位遗传规律

文章插图
罗氏易位的特殊之处在于,由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长臂组成的大染色体几乎具有全部的遗传物质,而由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组成的小染色体不含有编码序列,在后续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丢失 , 但是对于个体表型却没有影响 。因此 , 罗氏易位携带者缺少了一条染色体,其细胞内染色体总数只有45条,但这既看不出异常表型,也不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 。
目前发现罗氏易位共有15种,可以分为同源的罗氏易位(5种)和非同源的罗氏易位(10种) 。同源的罗氏易位无法生出正常后代(形成的胚胎为单体或三体) , 建议绝育;而非同源罗氏易位中以13和14染色体易位最为常见,约为75%以上,14和21染色体次之 。
现以13和21罗氏易位携带者与正常核型的配偶结婚为例 , 详解一下其胚胎的染色体类型 。一共可以形成6种染色体类型的胚胎 , 其中包括4种染色体不平衡(非整倍体)的胚胎(13单体、21单体、13三体、21三体),1种正常核型的胚胎,1种核型为平衡易位(罗氏易位携带)的胚胎(见下图) 。由此可见罗氏易位携带者与正常核型的配偶结婚后有1/3的机会可以获得表型正常的后代 。由于不平衡的胚胎会导致自然流产、死胎或染色体病患儿(21三体,唐氏综合症) 。因此,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减少妊娠染色体异常胎儿的风险 。


罗氏易位遗传规律

文章插图


罗氏易位遗传规律

文章插图
什么是新一代测序?
新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又称二代测序或高通量测序 , 可以一次对几十至几百万条短序列片段同时进行测定 , 因其高通量、高性价比的特点,较传统的一代测序更具有优势 。由于NGS能够对人24条染色体进行非整倍体性筛查,已经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screening, PGD/PGS) 。
罗氏易位还能生出健康宝宝吗?答案是可以的 。下面就来看几个例子:
病例1:
女,31岁,结婚2年 , 夫妇同居未避孕未孕 。染色体检查:女方染色体正常 , 男方染色体:45,XY,rob(13;14) 。患者行ICSI-PGD/PGS助孕,取卵14枚 , 形成7枚优质囊胚 , 随后行滋养层细胞活检 , 应用NGS诊断发现有2枚正常(整倍体)囊胚 。2个月后复苏1枚正常囊胚行冷冻胚胎移植 , 未妊娠 。再次FET,移植1枚正常囊胚,成功临床妊娠 , 孕19周羊水穿刺确认基因型正常,继续妊娠中 。
病例2:
女,28岁,结婚4年,夫妇同居未避孕未孕 。染色体检查:女方染色体正常,男方染色体:45,XY,rob(13;14) 。患者行ICSI-PGD/PGS助孕 , 取卵36枚 , 形成10枚优质囊胚,随后行滋养层细胞活检 , 应用NGS诊断发现有5枚正常(整倍体)囊胚 。3个月后复苏1枚正常囊胚行冷冻胚胎移植,成功临床妊娠,孕20周羊水穿刺确认表型正常(罗氏易位携带者),继续妊娠中 。
病例3:
女,28岁,结婚4年,夫妇同居未避孕未孕 。染色体检查:女方染色体正常,男方染色体:45,XY , rob(13;14) 。患者行ICSI-PGD/PGS助孕,取卵19枚,形成7枚优质囊胚,随后行滋养层细胞活检,应用NGS诊断发现有2枚正常(整倍体)囊胚 。4个月后复苏1枚正常囊胚行冷冻胚胎移植,成功临床妊娠,孕21周羊水穿刺确认基因型正常 , 继续妊娠中 。
特别提醒:目前由于技术的局限性 , 还不能区分完全正常和罗氏易位携带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