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编年体史书有哪些,资治通鉴之后的编年体史书


编年体史书 1、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 。 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 。 《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 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 。 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

2、章回体不是史书体例,是小说,四大名著都是章回体;

3、纪传体: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 。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 而日本的《大日本史》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 。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 。 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

4、编年体: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 。 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 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
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春秋》、《资治通鉴》
中国历史上的编年体史书有哪些?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 。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 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
扩展资料

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 。 由周代史官于公元前841年前后创体,《左传》完善其体例,荀悦《汉纪》创断代编年体,司马光成通史编年体 。
《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马光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
参考资料:

有名的编年体史书还有哪些? 1、简介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 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 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等 。 因为编年体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史书文学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
2、类别
【学习知识|编年体史书有哪些,资治通鉴之后的编年体史书】

推荐阅读